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古诗鉴赏怎么能快速提高精选198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1)人烘托人(2)物烘托物(3)景物烘托人物

2、色彩的渲染

3、(三)类别

4、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

5、(一)解诗题

6、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7、(一)知学情

8、①以乐景写乐情

9、学生了解此些后,定不会再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词中最后不是说“怎一个愁字了得”吗?因为透视了背景,所以拉近了距离,理解自在情理中。

10、古典诗词中较多地保留着前代诗人运用过的一些词汇,由于历史的积淀,这些词汇浸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被赋予特定的含义,就形成了意象。因此,研读诗歌时熟知常见意象,并理解其寓意,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如“月亮”寓思乡、“梅花”寓高洁等。

11、古诗的用词非常精炼。阅读时抓住诗词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用心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研读诗歌的语言,就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如铺陈、比喻、起兴、夸张、虚实、对比、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有动词锤炼、词类活用等。关注古诗特色语言的表达,如词语倒置、句序倒置、诗句中的有意省略等。领会其语言的风格特点,比如清新自然、委婉含蓄、绚丽明快等。

12、三、记叙

13、一、关于表达方式

14、②以景结情(情→景)

15、(1)表现手法是用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

16、字词是古诗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了字词,就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诗句。要关注古诗中重点难点字词的理解。如对多音多义字词的理解,对数字虚实的理解,对通假字的理解。还有古今异义字词的理解、含有典故字词的理解等。

17、四、卒章显志

18、学生在初读时,对作品的主题思想、结构和表达方式会提出一些疑问,此时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扫清思维上的障碍,等学生真正理解后,再让学生通读课文,此时学生会有一种“拨开云雾见太阳”的感觉,学习成就感会大大增强。

19、再就是技法,写诗即起承转合。写词小令如七绝五绝,言简意赅,所谓境外之意不尽也。比兴之旨。长调用赋笔铺陈而境界自出。

20、(三)读出韵味

21、表现手法

22、细节描写

23、紧扣意象,奇文共赏:借物咏怀往往是古人的常用手法,把握诗歌的意象,于情景交融中深入挖掘,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理解效果。巧解手法,知情达意:诗词写作,有一定之法。赋比兴也好,活用典故也好,了解此类表现手法对读诗的重要性,做到深谙法而解其意亦大有好处。

24、(二)解字词

25、借景抒情

26、内容分类:

27、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28、欲抑先扬

29、五、欣赏积累

30、(一)知作者

31、五、对比

32、③以乐景衬哀情

33、(五)抓积累

34、(四)解诗情

35、(1)它们的目的不同(2)修辞作用不同

36、六、用典

37、五、渲染

38、诗眼是指一首诗歌内容的凝聚点,常常是诗中精练传神的词语,你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中心思想。诗眼或为一字、一词、一句,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

39、(三)抓意境

40、(二)间接抒情

41、虚实结合

42、(2)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43、(三)区别与联系

44、(3)虚实结合的作用——“虚实相生”

45、一、比喻四、借代七、设问

46、二是理解读。

47、一、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48、④以哀景写乐情

49、(4)“虚”与联想、想象

50、韵即韵脚,每一部规字一个字,以此字发音为标准的字,如第一部东为例:东同童筒桐中冲等为一部,写诗如用两部即为出韵。词即以词林正韵为准,如一部,东、冬通用,写词如用一部,和二部,即为出韵。

51、(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52、②运用历史故事。

53、作用(艺术效果)

54、直接与间接抒情的相关范畴

55、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古诗语言凝练、韵律优美、内涵深蕴、情感充沛、想象丰富、意境交融、风格多样,有效地进行古诗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对古诗的准确研读。我们试图通过“知人论世―读诗诵韵―解诗明意―欣赏积累―知生取法”五个步骤帮助教师进行古诗研读。

56、欲扬先抑

57、借事抒情(用典故)

58、特别提醒——烘托实际上是一种侧面描写。

59、借物抒情

60、表达技巧诸概念辨析

61、凝炼美。2、简远美。3、含蓄美。

62、(一)抓诗眼

63、(2)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64、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古诗用韵十分讲究,了解古诗押韵、偶韵、排韵等知识,发现诗中的用韵特点,吟之,诵之,读出韵律之美。

65、③缘情布景

66、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分为五步:课前查询知诗人——介绍背景解诗题——质疑讨论明诗意——想象诵读悟诗情——迁移运用背诗文。

67、师生在研读过程中,适当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学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锻字、炼词、用句等写作能力,更能纵横联系,加强古诗之间的相互理解。

68、读是学习古诗的入门之径,朗读时先要做到读音正确,也就是要注意读准生字、难读的字、多音的字、因押韵而需改变读音的字等。再把诗句读通顺、读连贯,朗朗上口,抑扬顿挫。

69、(四)抓语言

70、五、欣赏积累(1.抓诗眼;2.抓意象;3.抓意境;4.抓语言;5.抓积累)

71、三、读诗诵韵(1.读准读通;2.读出节奏;3.读出韵味。)

72、二、比拟五、夸张八、反问

73、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74、诗眼分为两类:一是表现为一首诗的凝聚点,提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叫诗中眼;二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叫句中眼。

75、(四)常见常用典故

76、一是初读。

77、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78、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有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结构模式等共四个层面的内容,其知识框架如下:

79、似贬实褒2、似褒实贬

80、(1)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

81、一、抒情方式

82、①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83、内容类型:

84、知作者二、读诗文三、明诗意四、悟诗情”

85、特别提醒——勿泛化使用

86、第五提高诗词鉴赏水平。

87、十一、蒙太奇

88、表达方式

89、(一)在解题时,手法与艺术手法内涵与外延基本相同。

90、(二)读出节奏

91、研读的内容是全面而详细的,但并不是说全部要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有所取法。有的可从诗题切入,有的可抓题眼进行古诗教学,有的可通过关键词语解诗意,有的可联系时代背景明诗意,有的则抓意象感悟诗情,有的通过精妙语言感悟古诗的意境。采用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如诵读成韵,侧重读诗诵情;诗画交融,侧重想象悟情;以诗解诗,侧重积累对新知识的建构。也可以用散文扩诗、课本剧表演等,侧重对诗外之意的拓展。

92、二、关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93、②已逝之景之境。

94、联想、想象与夸张

95、第四节结构模式

96、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歌意境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悲壮、恬淡、孤寂等。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如《泊船瓜洲》就以“月落”“乌啼”“满天霜”“江枫”“渔火”“钟声”等意象绘出一幅秋夜羁旅图。

97、诗中有画:

98、二、知人论世

99、一、知生取法(1知学情;2.取学法 )

100、联想、想象与浪漫主义

101、无论中考高考,都有诗歌鉴赏,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技巧如下:一、古诗鉴赏离不开三个问题一是写什么?(内容)、二是怎样写的?(方法)三是为什么写的?(主题)读懂古诗的写法,就能快速有效的答题。二、答题方法1、捕捉信息把握诗歌基本信息的要素(1)诗歌的吟咏对象及特点对象就是人、事、物、景。(2)、作者借助吟咏对象所表达的情感和道理。(3)、作者表现吟咏对象及抒情言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列清单)2、列清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闻笛----折柳----故园情。情感:(故园情)思乡怀远之情。技巧:接物抒情。列举古诗的清单,可操作性强,但应注意:所列举的信息要紧扣题中所问,要起到为解题提供分析材料的作用。三、抓住关键词语如何捕捉有效信息,方法是抓关键词语。什么是关健词语?诗中的名词(写景、写物、写人),有时还得注意名词前的修饰语,弄清它写了什么。动词、形容词、能反映诗人辛勤的形容词。四、如何鉴赏?鉴赏:内容,形象、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语言、技巧用了什么语言、技巧,表达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归纳、梳理出相应的解题思路。五、语言(炼字)类考题答题的基本思路与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结合诗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情态。“看“字。每回看一次,都令自己肝肠寸断,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情景。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在整体上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六、答题思路1、答法:研究题干(1)、方向:思想、气氛、形象、结构、手法、(2)、层级:填空(用词)、简答(问什么,答什么)、简述(温习议论文,观点+材料)2、性质判断:规范、半开放、开放。观点,符合社会价值观,符合逻辑。问到人或物特征,用形容词。注重意译的重要。古诗的表现手法与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高度重叠。3、古诗词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艺术手法就是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卒章显志、借物抒情、特征与功能。

102、三、讲解重点字词,逐句串讲古诗。

103、二、联想和想象

104、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基本规律:

105、④寓情于景(有景无情)

106、(二)取学法

107、总之,这上面几点,都知道。但还未入门,想要提高,即要多看多思,如唐诗你喜欢那位诗人,就要熟读他的专集,宋词一样。不要以为能以样画葫芦的写几句就行。要知道它能成为传承的经典,自然有它独到之处,深奥之处。所以就要多熟悉它们的练字,练句等。赋彩铺陈,言已尽而意无穷。

108、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

109、(二)抓意象

110、三、抑扬

111、点面结合

112、(1)明用典故(2)暗用典故

113、(1)用语(2)用事

114、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115、所以平仄,就是个字的切或反切(古代查字典用的拼音。有时一个字有几个读音,搞定平仄后,就是谱式,以仄开头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以平开头如平平仄仄仄平平,以此类推。词谱即每首词有个谱,应从词谱去看和熟悉。

116、古诗教学的五个步骤:

117、动静结合

118、三、双关六、对偶九、互文

119、提高诗词水平的基本功有三点,即多读,多学,多练。

120、“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古诗和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了解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121、要了解学生已有的古诗基础,了解本年段的古诗教学目标,了解古诗在整个小学阶段所处的位置,确定本课教学目标。还需了解本班学生学习古诗的现有能力和发展能力。

122、其次要多写、多练、多修改。

123、拓展资料:

124、十一、迭字

125、(一)修辞手法(二)表现手法

126、四、衬托

127、②以哀景写哀情

128、(3)正用典故(4)反用典故

129、如:赏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闺中少妇独处之闲愁,缺乏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此乃因不详李清照其人生际遇、情感变化之故所致。

130、第四掌握诗词的写作格式和要求。

131、⑤景略情在

132、第三向优秀诗词作者学习,加强交流与沟通。

133、三、结构对比:

134、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

135、性质分类

136、四、让学生叙述诗词大意,在此基础上老师讲述古诗大意,归纳古诗主旨。

137、一、层层渲染、铺垫

138、(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139、七、照应

140、对比,它不是语言运用的技巧,而是一种内容设置的技巧

141、(三)解诗意

142、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143、③设想的未来之境。

144、八、以少总多、以小见大

145、②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146、十、离合

147、①触景生情(景→情)

148、修辞手法

149、一、象征:

150、二、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151、十、列锦

152、首要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唐诗、宋词,领略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153、把抽象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154、衬托与对比的区别

155、“虚”的三类内容

156、诗题或标明写作对象、写作重点,或点明诗的写作背景,或交代诗的线索,或概括诗的主要内容,或显现诗的情感基调。

157、答:语文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往往会采取五步法,五步教学法是:

158、二、伏笔、照应

159、(一)读准读通

160、(三)相关范畴——褒贬

161、①相反相成

162、“知人”就是要了解诗人各方面的情况。如作者的生平,包括生活经历、政治遭遇、思想崇尚等。又如作者的风格、流派、作品特点等。还要了解诗人与作品的关系。

163、所谓多读,就是多诵读古典诗词,达到耳熟能详甚至出口成诵的效果。尤其一些名家名作,一定要背会,烂熟于心。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久而久之,对一些诗词的韵律就能够非常熟悉,并且受到古典诗词潜移默化的熏陶,距离自己创作也就近了一大步。

164、古诗是讲究平仄的,平声悠扬,仄声短促,平声、仄声错落有致,富有音乐美。在诵读中应考虑平仄关系在诗中的呈现,更好地读出诗的自然节奏,把握诗人的情感韵律。

165、李清照历经年轻时的幸福写意夫妻恩爱,又经历了夫死、国破、家散的痛苦,孤独一人,愁肠百结。后来她因战乱只身辗转流徙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十分凄苦,而本词正作于此期间。

166、四、解诗明意

167、关注平时积累,吟读知诗味

168、研读古诗时,要思考学生已有的积累是否能引发新知的学习,温故而知新。要思考现有的古诗如何更好积累,可以积累有关作者的诗、有关主题的诗、相关体裁的诗、同一意象的诗等。

169、点染2、曲直3、隐显4、移情

170、一、知生取法

171、四、解诗明意(1.解诗题;2.解字词;3.解诗意;4.解诗情。)

172、①引用神话故事。

173、二、知人论世(1.知作者;2.知背景。)

174、九、借形象说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

175、三、关于手法、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176、词句揣摩,抓住重点:古人写作讲究炼字,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入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情感。

177、方式类型

178、二、议论

179、是指对古诗内容的整体感悟。要理解每句诗大概的意思、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诗句大概的结构,还要了解“诗外之意”。“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180、诗情就是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情是诗的生命,诗中描绘的人、事、物、景,诗的字里行间都注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所以,我们要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其思乡怀人、忧国忧民、寄情山水等感情。

181、常用方式——以动衬静

182、古诗教学也要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证明,“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了言简意赅的文风。古诗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使学生真正成为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183、(3)情景与哀乐的四种关系:

18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是积累和内化,因此,我极为赞同孙立权先生提出的“三年积累300首诗”的构想,让古诗的积累与运用在每天都能体现。

185、(1)总论——情与景的关系

186、(二)知背景

187、每学习一遍古诗文,学生至少要经历“三读”:

188、透视背景,拉近距离

189、三、读诗诵韵

190、(二)手法与艺术手法在外延上不仅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也包括具体表达方式下的子概念。也就是说,描写、抒情等不是手法,也不是艺术手法,但是,怎样描写、怎样抒情诸如“侧面描写”“白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具体的描写、抒情方式就是手法或艺术手法了。

191、其次是多学。诗词是一门要求非常严格的文学艺术,短短的篇幅内,既要有意境,又要符合韵律要求,做出一首好的诗词是很不容易的。唐代诗人卢延让曾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语,贾岛也曾为“推敲”难以定夺而不顾看路,冲撞了韩愈的轿子。现代人做诗词虽然要求不那么严格,基本韵律平仄还是要符合规则的。因此,提高诗词水平需要学习韵律,平仄,对仗等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以求日渐精进。

192、二、解决生字词,范读古诗领读古诗,让学生背诵古诗。

193、首先我们要从最基础的平仄学起。将律绝的格式和词的谱式熟悉和掌握。接着就是弄懂平水韵和词林正韵。再就技法如起承转合、融情入景或融景入情等。

194、这只是我自己的谬见,有待参考,愿群中的高手提出批评,共同提高!

195、五、分析古诗艺术特色,讲述写作特点。

196、初步感知作品的主要内容,利用工具书及相关注释扫清语言文字障碍,并达到能正确朗诵诗文的程度。

197、②相辅相成

198、知作者是必须的.这步我赞成.2、读诗文也是必须的.不只要读,而且要背诵.越熟越好.3、至于“明诗意、悟诗情”,我感觉可能存在问题.古诗是古代文学中的精华,语言凝炼,意境优美.有时候涉及用典或是借物讽咏、借事喻事、借景抒情等.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对诗歌把握得当,而且要对当时的时世格局了如指掌.

220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