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文案 > 网红文案 >

初一数学教学总结22句

时间: admin 网红文案

1、一年前我大学毕业来到###中,做了一位教师,尤其是今年9月份担任初一年级数学教学,上任伊始,我踌躇满志,但是经过一段亲身教学之后,我发现仅凭热情去从事教育是不可取的。然而教育工作实际上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它不仅需要知识、需要热情,更需要换位理解。下面我就以初一数学的教学特点和大家一起谈谈:

2、(3)分清不等式的解集和解不等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3、(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它是解不等式的理论依据.

4、本章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5、二、要多鼓励学生,为他们而喝彩:

6、现在教学理念认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则主要起组织,引导,启发,示范等作用。就数学学科而言,本身就是枯燥无味的,如果一贯的讲,学生也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效果不佳,例如讲第一章截面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用实物(土豆)做一些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一些几何体,亲自去做,亲自去体会。以学生为主体,更好的学好截面,习题课也可以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试着讲解一部分题,让他们参与其中,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教师教学中的驱动方式在愉悦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转化为对知识无形的渴求。

7、三、要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参与:

8、第一章整式的运算一.整式※1.单项式①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②单项式的系数是这个单项式的数字因数,作为单项式的系数,必须连同数字前面的性质符号,如果一个单项式只是字母的积,并非没有系数.③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2.多项式①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②单项式和多项式都有次数,含有字母的单项式有系数,多项式没有系数.多项式的每一项都是单项式,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就是这个多项式作为加数的单项式的个数.多项式中每一项都有它们各自的次数,但是它们的次数不可能都作是为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只有一个,它是所含各项的次数中最高的那一项次数.※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二.整式的加减¤1.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运算结果是一个多项式或是单项式.¤2.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一个数与多项式相乘时,这个数与括号内各项都要相乘.三.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m,n都是正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②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③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④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其中m、n、p均为正数);⑤公式还可以逆用:(m、n均为正整数)四.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幂的乘方法则:(m,n都是正数)是幂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但两者不能混淆.※2..※3.底数有负号时,运算时要注意,底数是a与(-a)时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则化成同底,如将(-a)3化成-a3※4.底数有时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5.要注意区别(ab)n与(a+b)n意义是不同的,不要误以为(a+b)n=an+bn(a、b均不为零)。※6.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n为正整数)。※7.幂的乘方与积乘方法则均可逆向运用。五.同底数幂的除法※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0,m、n都是正数,且m>n).※2.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a≠0.②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如,(-2.50=1),则00无意义.③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次幂(p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p的次幂的倒数,即(a≠0,p是正整数),而0-1,0-3都是无意义的;当a>0时,a-p的值一定是正的;当a<0时,a-p的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的,如,④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六.整式的乘法※1.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单项式乘法法则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积的系数等于各因式系数积,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这时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是,将系数相乘与指数相加混淆;②相同字母相乘,运用同底数的乘法法则;③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要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④单项式乘法法则对于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⑤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结果仍是一个单项式。※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是通过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②运算时要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③在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要防止漏项,检查的方法是:在没有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应等于原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②多项式相乘的结果应注意合并同类项;③对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其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等于两个因式中常数项的和,常数项是两个因式中常数项的积。对于一次项系数不为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mx+a)和(nx+b)相乘可以得到七.平方差公式¤1.平方差公式: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即。¤其结构特征是:①公式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两个二项式中第一项相同,第二项互为相反数;②公式右边是两项的平方差,即相同项的平方与相反项的平方之差。八.完全平方公式¤1.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口决:首平方,尾平方,2倍乘积在中央;¤2.结构特征:①公式左边是二项式的完全平方;②公式右边共有三项,是二项式中二项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这两项乘积的2倍。¤3.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时,要注意公式右边中间项的符号,以及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九.整式的除法¤1.单项式除法单项式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其特点是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成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所得商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相同,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符号。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一.台球桌面上的角※1.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有关概念与性质如果两个角的和为90°(或直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为180°(或平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注意:这两个概念都是对于两个角而言的,而且两个概念强调的是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与两个角的相互位置没有关系。它们的主要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二.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条件即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判定定理,共有三条: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三.平行线的特征※平行线的特征即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共有三条: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四.用尺规作线段和角※1.关于尺规作图尺规作图是指只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来作图。※2.关于尺规的功能直尺的功能是:在两点间连接一条线段;将线段向两方向延长。圆规的功能是: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作一个圆;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一段弧。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1.科学记数法:对任意一个正数可能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的方法称为科学记数法。¤2.利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时,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3.统计工作包括:①设定目标;②收集数据;③整理数据;④表达与描述数据;⑤分析结果。第四章概率¤1.随机事件发生与不发生的可能性不总是各占一半,都为50%。※2.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事件,而概率正是研究不确定事件的一门学科。※3.了解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即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即P(不可能事件)=0;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

9、(7)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可以由几个(同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

10、本章难点:了解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正确运用

11、(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12、初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普遍较小,自制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有限,经过一段教学以后,我发现教师正儿八经的讲课时,学生昏昏欲睡,这时候我会“跑题”,所谓的“跑题”就是谈一些非数学教学的内容。教师偶尔闲聊“跑题”时,学生听的却津津有味。究起原因多半是因为“跑题”的那一刻教师无心讲的内容摆脱了空乏的冰冷的说教与灌注,勾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产生了感情共鸣,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13、不等式基本性质3。

14、人总是喜欢表扬和鼓励的,尤其是孩子。他做了某件事,你一表扬他,他就会认为自己有这方面的才能,就会更认真去做好。所以说无论学生考试的成绩多么的不好应该多鼓励,要求老师要宽容和理解,现举一例:我们班有个女同学可能因为不解对我不满,说了一些过分的话,我只是委婉的批评她,并且让她作了一个课代表,用这种方法更严格的要求她,结果她作了课代表以后,尽职尽责,不但思想转变的特快,学习成绩也提升的很快。作为一名教师,你应该让你的学生“喜欢”上你,那样他们就会喜欢上你所任教的学科。那样成绩也就会很好。

15、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若对之无兴趣则只会感到枯燥,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首先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初一年级学生大都具有好奇心,但若教学形式方法单一,呆板乏味,使人产生疲倦感,使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甚至形成反感心理。所以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不可等闲视之。

16、(1)不等式概念:用不等号(“≠”、“”)表示的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17、(4)不等式的解一般有无限多个数值,把它们表示在数轴上,(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

18、一、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与兴趣:

19、总之,教学方法应该是随机应变的,不是永恒不变的,因学生的素质,智力等因素而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引起学生注意与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0、第五章:

21、本章关键:彻底弄清不等式和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区别.

22、(8).利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20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