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南北朝关于步摇的诗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魏晋服制规定:后夫人之服,魏初因袭秦汉旧制。皇后谒庙服,皂上皂下。亲蚕则青上缥下,用以文绣。至晋元康六年,改皇后蚕服服纯青,以为永制。三夫人、九嫔助蚕,服纯缥,皆深衣制。其首饰:三夫人太平髻,七蔽髻,黑玳瑁,又加簪珥。九嫔及公主、夫人五,世妇三。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蚕衣为朝服。

2、年代:唐作者:顾况

3、《蜡梅四绝句》

4、描写流苏的诗句有以下几首:1、《柳含烟·隋堤柳》唐代:毛文锡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

5、【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6、悠悠今天从步摇的物质文化史的角度,跟大家一起了解步摇的礼仪文化蕴含。

7、年代:南北朝作者:萧衍

8、林下好风差自快,忍歌桃叶若为情。

9、长安少年行

10、年代:宋作者:陈与义

11、陈王装脑勒,晋后铸金鞭⑵。

12、诗的大意是说,步摇上缀以美丽的珍珠、翡翠,饰以用金箔片、玛瑙制造的荷花,花叶相间,栩栩如生。把它插在云髻前的两额间,枝弯珠垂,轻佛绣领,稍一挪动步子则珠玉摇动。

13、唐代:毛文锡

14、一、一步一摇伊人笑,简单的介绍下步摇

15、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16、我们沉醉在这种千年时尚的流光溢彩中,偶尔遥望千年之前的深深庭院,有一佳人,背靠阳光,幽幽而至,头上步摇,轻轻颤动,熠熠生辉~

17、去来新市侧,遨游大道边。

18、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羽葆。

19、《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

20、道边一老翁,颜鬓如衰蓬⑷。

21、《七夕曲》

22、南朝服制规定:皇后谒庙,服袿,谓之袆衣,其余服饰仍旧。

23、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

24、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

25、唐白居易《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

26、作品信息

27、丁丁玉漏咽铜壶,明月上金铺。红线毯,博山炉,香风暗触流苏。

28、《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雀)九华(花)。”

29、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30、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

31、水边侧耳翠萄叶,陂下锁魂金步摇。何以浔阳北窗下,白云伴宿听翛翛。

32、三十六宫秋夜水,露华点滴高梧。丁丁玉漏咽铜壶,明月上金铺。

33、步摇如飞燕,宝剑似舒莲⑶。

34、在传统的中国礼法文化中,有着一整套礼法去规范人们的方方面面,其中的“三纲五常”对女性的约束有着明显的要求,这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古代妇女的审美喜恶。

35、湘浦曾同会。手搴轻罗盖。

36、但是步摇真的只是“好看”吗?我们沉浸在好看的外表下,却不知,在古代,在这流光溢彩的华丽外表下,步摇又有着怎样的礼仪文化内涵。

37、男主外,女主内,相夫教子的礼法习规,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女子在衣饰方面的装扮。

38、簪步摇的女子,要温婉,要娴静,要淡定,动作要恰到好处,才妩媚,才诱惑,才风情无限。莲步轻移,步摇微微颤动,每一步都是娇媚,每一步都是风情。

39、二、步摇形韵之美——“花枝乱颤”

40、王先谦集解引陈祥道曰:“汉之步摇,以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

41、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

42、关于金步摇的诗词有

43、北周服制规定:皇后之服有十二:翚衣、苍衣、青衣、朱衣、黄衣、素衣、玄衣等。诸公夫人九服,无翚衣、苍衣及青衣。

44、《柳含烟·隋堤柳》

45、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两情缠绵忽如故。

46、从而营造出,或雄浑典雅或自然含蓄或清奇明秀的造型风格与意境,体现出守礼法而不失个性的审美追求。

47、建章通北阙,复道度南宫⑹。

48、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

49、提起步摇,大家总会想起古装剧里的女子,发饰精美,摇曳生姿,熠熠生辉,简单两个字形容:好看!

50、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羽葆。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

51、《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

52、《次韵赵帅二首》

53、明星未出少停车。4、《千秋岁·半身屏外》宋代:惠洪半身屏外。

54、疑是梦,今犹在。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

55、《惠白团扇》

56、《团扇歌》

57、玉作搔头金步摇,高张苦调响连宵。欲知写尽相思梦,度水寻云不用桥。

58、妓台香里漏声残,金步摇歌闹作团。羯鼓更催银字管,等闲惊破一天寒。

59、北齐服制规定:皇后助祭朝会以袆衣,祠郊谋以褕狄,小宴以阙狄,亲蚕以鞠衣,礼见皇帝以展衣,燕居以衣。首饰假髻、步摇、十二钿,八雀九华。内外命妇从五品以上蔽髻,惟以钿数花钗多少为品秩。二品以上金玉饰,三品以下金饰。内命妇、左右昭仪、三夫人视一品,假髻、九钿,服褕翟。九嫔视三品,五钿蔽髻,服鞠衣。世妇视四品,三钿,服展衣。八十一女御视五品,一钿,服衣。外命妇:一品、二品七钿蔽髻,服阙翟。三品五钿,服鞠衣。四品三钿,服展衣。五品一钿,服衣。

60、在汉代,步摇是高规格赐物,如《后汉书·皇后纪第十上》,邓太后“又赐冯贵人王赤绶,以未有头上步摇、环佩,加赐各一具。”可见,步摇不是一般的妃嫔想戴就能戴的。

61、睡觉唇红退。春思乱,芳心碎。

62、该剧讲述了市井厨娘沈依依为报答好友相知之恩,替嫁长安履行婚约,误打误撞进入尚艺馆,开启了一段破奇案、打贪官、寻真爱的青春之旅的故事。剧情简介:沈依依出身市井厨艺超群,幼时机缘巧合下她与大家闺秀沈蝶依成为好友,然而蝶依因咳疾离世,留下身世之谜。依依为报相知之恩,冒充蝶依到长安履行婚约,想要查明蝶依身世真相。为拖延婚期,依依女扮男装与蝶依未婚夫唐九华一起进入尚艺馆,巧遇受皇命隐藏身份查案的杨子安,欢喜冤家在一吵一闹之间互生情愫,子安却苦于依依的“男子身份”,进退两难。与此同时,沈依依、杨子安、唐九华、二皇子李心远及剑客独孤牧雪屡破惊世奇案、迎战东国使团,组成“尚艺馆五子”,名扬长安。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沈杨二人生死相依,互表心意,“尚艺馆五子”力克敌军,凯旋回朝。本以为一切将回归平静,然而更大的阴谋才刚刚开始,多起案件的幕后黑手浮出水面,依依真实身份被子安得知,二人的感情面临挑战。众人顺利毕业,太子叛乱起兵谋反,蝶依身世引起轩然大波,尚艺馆众人如何共渡难关,杨子安和沈依依又将情归何处。

63、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

64、《长安少年行》是南北朝沈炯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名。这首诗被收入《乐府诗集·杂曲歌辞》。

65、从商周到明清,一路走来,步摇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摇曳着矜持,美化着生活。

66、羊车一去长青芜,镜尘鸾影孤。3、《七夕曲》唐代:王建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67、半身屏外。睡觉唇红退。春思乱,芳心碎。空馀簪髻玉,不见流苏带。试与问,今人秀整谁宜对。湘浦曾同会。手搴轻罗盖。疑是梦,今犹在。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多少事,却随恨远连云海。

68、明星未出少停车。

南北朝关于步摇的诗句

69、说出了女性自身对戴步摇的感受,最动人处正在那起身微步的瞬间,所谓“花枝乱颤”大概就是这种意境吧。

70、内俭、含蓄、优雅、庄重的审美特征成为古代女子服饰的选择。而这一切是可以在传统妇女的簪、钗,尤其是步摇的形态与图案中较清晰地体现出来的。

71、古代封建君权的特性以及古代人民对“礼”的追求,兴起的事物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步摇不仅用于装饰,还承担了当时礼制的功能。

72、《杨妃外传》说,杨贵妃“云鬓花颜金步摇”,莲步轻移,姗姗而来,头上金步摇颤颤生光,迷得唐明皇神魂颠倒,马上与她“芙蓉帐暖度春宵”,可见步摇的迷人魅力。

73、四、总结

74、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

75、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

76、作为一种华美繁复的首饰,其功用与装饰审美特别显现在步摇摇荡之中。步摇轻摆,熠熠生辉,妆点得女子们风姿绰约,嫣然百媚。

77、步摇颤晃,珠玉流光

78、宋代:李清照

79、这既是身份的象征,而又有古代礼制对女子的约束。

80、动摇玉郎手。因风访方便。

81、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

82、年代:宋作者:刘涣

83、《王郎中妓席五咏·箜篌》

84、东汉刘熙《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

85、宋代:惠洪

86、三、步摇礼仪文化内涵

87、《偶占》

88、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89、五侯俱拜爵,七贵各论功⑸。

90、【作者姓名】沈炯

91、年代:宋作者:张埴

92、红线毯,博山炉,香风暗触流苏。羊车一去长青芜,镜尘鸾影孤。

93、多少事,却随恨远连云海。5、《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宋代:李清照髻子伤春慵更梳。

94、白玉搔头金步摇,春衫红胜海棠娇。只因记得当年事,重到桃花第四桥。

95、年代:唐作者:戴叔伦

96、五代:欧阳炯

97、指的是唐朝,长安是唐朝的主要首都

98、自言居汉世,少小见豪雄。

99、创作时期:南北朝

100、作品原文

101、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

102、生来肖貌难为遁,老去挥毫岂足名。

103、有哪些描写流苏的诗句

104、翠匣开寒镜,珠钗挂步摇,在步摇珠光流彩、熠熠生辉的背后,是古代传统礼制对女子的约束,古代女子通常借助步摇这些饰物进行造境和装饰点缀,来达到礼法规定的审美与道德要求。

105、一曲霓裳舞未终。玉钗垂额鬓云松。梦回金殿月华东。——宋代韩淲《浣溪沙》

106、年代:宋作者:陈普

107、在所有的古代发饰中,步摇只是在名字上就已经是最浪漫的首饰,步摇随着簪钗一起使用,簪钗下缀珠玉金饰,插在头上,随步而摇曳生姿,故曰“步摇”,

108、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2、《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五代:欧阳炯三十六宫秋夜水,露华点滴高梧。

109、《千秋岁·半身屏外》

110、空馀簪髻玉,不见流苏带。试与问,今人秀整谁宜对。

111、《长安少年行》是由周家文执导,王玉雯、吴希泽、刘奕畅、谢彬彬、漆培鑫领衔主演,李博洋、金钟、温晴、谢诗煜、邢洋等主演的古装爱情剧。

11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13、步摇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细相混杂,簪于发上。

114、两洁不容尘有污,一圆还与世无争。

115、【创作年代】南北朝

116、馆娃宫中露华冷,月落啼鸦散金井。吴王扶头酒初醒,秉烛张筵乐清景。美人不眠怜夜永,起舞亭亭乱花影。新裁白苎胜红绡,玉佩珠缨金步摇。回鸾转凤意自娇,银筝锦瑟声相调。君恩如水流不断,但愿年年此同宵。东风吹花落庭树,春色催人等闲去。大家为欢莫延伫,顷刻铜龙报天曙。

117、清风任动生。娇香承意发。

118、年代:南北朝作者:沈约

119、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120、佛教语。指七宝之树,即极乐世界中以七宝合成的树木。泛指珍奇的树木。古代妇女首饰中的步摇。犹玉树。喻佳子弟。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语言》:谢太傅(谢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克是能够的意思。

121、年代:宋作者:陈造

122、《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123、出自元代贯云石的《清江引·立春》

124、天阶夜色凉如水,轻罗小扇扑流萤

125、《长安少年行》是以架空朝代为背景,仍然是君主专制,皇帝是最高的统治者。沈依依是生于市井的孤儿,为报好友沈蝶依相知之情,冒充离世的蝶依嫁到长安,想要查明蝶依身世之谜,误打误撞进入了尚艺馆。沈依依厨艺超群,机智勇敢、古灵精怪,永远元气满满。

126、步摇最大的特点就是摇曳其制作的材质多样,有骨、玉、金、银、珠佩等;而形制万般,悬系各种佩饰于簪钗之上。准确地说,步摇是附在簪钗之上的一种既贵重又华美的首饰。

127、长安好少年,骢马铁连钱⑴。

128、【作品名称】长安少年行

129、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130、复畏秋风生晓路。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131、亭亭金步摇,朝日明汉宫。当时好光景,一似此园中。

132、步摇的历史沿制——从商周开始出现,流行于唐,流传至明清,也从高规格礼制饰品,演变为寻常百姓可用。具体的历史沿制,诗词趣事记载,在悠悠的另一篇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里就不赘述了。

133、描写流苏的诗句有以下几首:

134、唐代:王建

135、藤经剡雪通姿哲,筠度湘秋刮骨清。

136、《绝句》

137、《白苎词》

138、但作为冠礼的一种,步摇绝不仅仅只是为了体现女子的风情,更重要的是它对女子的约束作用,女子戴着步摇,行走时须端好身架,走慢了,没有摇曳生姿的媚;走快了,叮咚作响,显得不端庄、不知礼。

139、南朝女诗人沈满愿在其《咏步摇花》诗中,把当时步摇的风姿绰态描写得淋漓尽致。其诗云:“珠华萦翡翠,宝叶间金琼。剪荷不似制,为花如自生。低枝拂绣领,微步动瑶瑛。但令云髻插,蛾眉本易成。”

3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