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小学关于风的诗句古诗大全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杨花惊满路,面市忽狂风。

2、落日明沙岸,微风上纸鸢。

3、东冈竹千竿,大者围过尺,微风生其间,萧萧戛寒碧。

4、纸帐蒲团坐清夜,恍如身在若耶村。

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苏轼《浣溪沙》

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8、诗词: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0、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李煜《乌夜啼》

11、杜甫〔唐代〕

12、鴥彼晨风,郁彼北林。

13、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张孝祥《西江月》

14、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15、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己《谒金门》

16、译文:绵绵的细雨微微的风,千家万户掩映在杨柳密荫青烟绿雾中。

1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8、译文: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

1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朱熹《春日》

20、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2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2、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2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24、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25、未如新塘上,微风动涟漪。

26、思彼蛮方。愿随越鸟。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2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9、北风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

30、桂枝斜汉流灵魄,苹叶微风动细波。

3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出自宋代苏轼所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33、白话文释义: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34、译文: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

35、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李世民《冬狩》

36、云飞琼瑶圃,龟息芝兰丛。

37、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柳永《蝶恋花》

38、望天门山-唐代·李白

39、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40、白话文释义: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41、愿骋代马。

42、——孟浩然《春晓》

43、大风正北起,号怒撼危堞。

4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5、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蝶恋花》

46、草木羣类随大风起。

47、微风起秋色,樽酒亦时开。

48、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朱服《渔家傲》

49、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50、骤下摇兰叶,轻飞集竹丛。

51、描写柳树的古诗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3、《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4、《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5、《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6、《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7、《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8、《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9、《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10、《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11、《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12、《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13、《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14、《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15、《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  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16、《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17、《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18、《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19、《忆秦娥·箫声咽》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20、《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52、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纳兰性德《山花子》

53、阳春无不长成。

54、将恐将惧,维予与女。

55、微风和众草,大叶长圆阴。

56、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7、猎蕙微风远,飘弦唳一声。

58、清光凝露拂烟萝。

5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60、萧飒清风至,悠然发思端。

61、暗通青律起,远傍白苹生。

62、初闻澒洞怒涛翻,徐听骖驔战马奔。

6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6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6、风雨从北来,万木皆怒号,入夜殊未止,声乱秋江涛。丽日催迟景,和风扇早春。暖浮丹凤阙,韶媚黑龙津。大风从北来,汹汹十万军。草木尽偃仆,道路瞑不分。山泽气上腾,天受之为云。山云如马牛,水云如鱼龟。朝暗翳白日,暮重压厚坤。高城岌欲动,我屋何足掀。儿怖床下伏,婢恐坚闭门。老翁两耳聩,无地著戚欣。夜艾不知雪,但觉手足皲。布衾冷似铁,烧糠作微温。岂不思一饮,流尘暗空樽。已矣可奈何,冻死向孤村!旭日悬清景,微风在绿条。入松声不发,过柳影空摇。长养应潜变,扶疏每暗飘。有林时杳杳,无树暂萧萧。慢逐清烟散,轻和瑞气饶。丰年知有待,歌咏美唐尧。微风蹙水靴文浪,薄日烘云卵色天。同云幕幕,狂风浩浩,激就六花飞下。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狂风卷絮回,惊猿攀玉折。青海风,飞沙射面随惊蓬。洞庭风,危墙欲折身若空。西驰南走有何事,会须一决百年中。雨雪洋洋,大风来加,于燠其寒,于迩其遐。举酒劝白云,唱歌慰颓年。微风度竹来,韵我号钟弦。闲倚胡床溯新月,时停团扇受微风。草色微风长,莺声细雨和。微风簌簌生蒲苇,小雨霏霏湿芰荷。春阴漠漠土脉润,春寒微微风意和。搏禽俊鹘横空去,卷雨狂风掠野来。时临泗水照星星,微风不起镜面平。寒风凄紧雨空蒙,舍北新丹数树枫。微风拂掠生春思,小雨廉纤洗暗妆。春风过柳绿如缲,晴日烝红出小桃。急雪打窗飞砾细,狂风卷野怒涛翻。锦绣四合如坦墙,微风不动金猊香。微风不动天如醉,润物无声春有功。昨夜凉风又飒然,萤飘叶坠卧床前。狂风推云若山倒,积雪满路行人稀按辔岭头寒复寒,微风细雨彻心肝。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风摇北斗柄欲折,雨溢天河浪正生。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声势雄。黑云崔嵬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霹雳迸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曳天东。壮哉雨点车轴同,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未言为人作年丰,伟观一洗芥蔕胸。天青无云星错落,大风忽自西南作。寿藤老木不自全,门外岂容存略彴。翁媪惊呼儿女泣,屋瓦飞空吁可愕。巢倾共闵乌鹊死,空黑还疑鬼神恶。南邻仅有瓜牛庐,转盼卷去无遗余。腐儒自笑独耐事,一灯荧荧犹读书。微雨微风隔画帘,金炉檀炷冷慵添。桃花满地春牢落,柳絮成堆雪弃嫌。渔父。渔父。江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归暮。归暮。长笛一声何处。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高卧石龙呼不起。微风不动天如醉。微风生青苹,习习出金塘。轻摇深林翠,静猎幽径芳。掩抑时未来,鸿毛亦无伤。一朝乘严气,万里号清霜。北走摧邓林,东去落扶桑。扫却垂天云,澄清无私光。悠然返空寂,晏海通舟航。微风飘淑气,散漫及兹晨。习习何处至,熙熙与春亲。庭际微风动,高松韵自生。听时无物乱,尽日觉神清。槭槭微风度,漠漠轻霭生。如神语钧天,似乐奏洞庭。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寘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微风故为作妩媚,一片吹入黄金罍。澄霁晚流阔,微风吹绿苹。鳞鳞远峰见,淡淡平湖春。喜怒寒暄直不匀,终无形状始无因。能将尘土平欺客,爱把波澜枉陷人。飘乐递香随日在,绽花开柳逐年新。深知造化由君力,试为吹嘘借与春。落日生苹末,摇扬遍远林。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每岁东来助发生,舞空悠飏遍寰瀛。暗添芳草池塘色,远递高楼箫管声。帘透骊宫偏带恨,花催上苑剩多情。如何一瑞车书日,吹取青云道路平。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龙骧万斛不敢过,渔舟一叶従掀舞。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无事久留童仆怪,此风聊得妻孥忏。灊山道人独何事,半夜不眠听粥鼓。

67、入林翻别叶,绕树败红兰。

68、贺知章·《咏柳/柳枝词》

69、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70、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71、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

72、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73、露华摇有滴,林叶袅无声。

74、冬风: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75、凯风永至。

76、倏忽北徂。

77、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78、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79、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80、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81、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齐己《剑客》

8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83、霜重天高日色微,颠狂红叶上阶飞。

84、译文:昨天的夜晚,风雨交加,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出飒飒的声响,窗户外传来了令人心烦的风声雨声,整整响了一夜。

85、译文: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

86、更值微风起,乘流丝管声。

87、林梢明淅沥,松径夜凄清。

88、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89、白话文释义: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9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91、傍潭窥竹暗,出屿见沙明。

92、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93、纤洪动丝竹,水陆供鲙炙。

94、入松声不发,过柳影空摇。

95、习习和风至,过条不自鸣。

96、渺渺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9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9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9、玉箓掩不开,天窗微微风。

100、——杜甫《春夜喜雨》

101、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102、淙淙三峡水,浩浩万顷陂。

103、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0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105、微风吹碧海,细细生龙鳞,半醉骑一鹤,去谒青华君。

10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0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08、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24.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简析]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慰的情景。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状眼前之景,流露出孤独之感。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尽”“孤”“独”“闲”等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这正是封建社会中许许多多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所共有的精神面貌。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两不厌”,表现了诗人与敬亭山感情上的投契。“只有”,并不意味着太少,而是一种“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的骄傲与满足。  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简析]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品评李太白七绝的艺术特色时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李太白的七绝在诗坛上的确是独步了。  26.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简析]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句。  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在返回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  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27.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简析]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缘”,因为;“个长”,这么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  28.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  5.出:突出。  6.日边:天边。  2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解说]  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竟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哭。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  30.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31.赠花卿(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有几回闻?  [解说]  这首诗前二句写成都音乐繁盛,日日奏个不停,乐声到处飘传。后二句一转,说此种音乐只有天上才有,人间难以听到,从而赞美了成都音乐的高超优美。对于音乐名曲,后人常引用此二句加以称赞。小说《彩云归》中,当秀兰唱了他丈夫入选的曲子后,陶冶之说:“今夜是珠联璧合,叫人一曲难忘!咳!难怪古人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了!”  32.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明皇杂录》中记载:“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善歌,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其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杜甫尝赠诗(即指此诗)。”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与李龟年相熟;四十年后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不胜今昔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  开首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是追忆昔日长安繁华时期的情谊。“岐王宅”“崔九堂”是开元时期京都长安的王侯第宅,是他们两人的相逢之地,“寻常见”“几度闻”写两人相会的频繁。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清朝蘅塘退士评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可见对这首诗的评价是较高的。  33.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简析]  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题目中的“喜”字统摄全篇。全诗八句,虽没出现一个“喜”字,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首联写春雨的来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颔联刻画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样高尚的品格,诗人格外喜欢。  颈联写春夜雨景:“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希望好雨能下个够,他开门出来看,只见天上乌云密布,地上也是黑沉沉的,连小路也看不清,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露出一点亮光。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春雨过后的翌日拂晓,整个锦官城里必然是一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一朵朵湿漉漉、沉甸甸、红艳艳的鲜花,一定更惹人喜爱。花是如此,那田里的庄稼也肯定会茁壮成长。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诗人怎能不赞美春雨呢!

10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11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出自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

112、译文: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113、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11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仃洋》)

115、二年级大风诗句有: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6、晴露珠共合,夕阳花映深。

11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1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19、但是树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120、译文:明日风向转为顺风更加好,那么今夜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121、小雨静楼台,微风动兰麝。

122、澹荡和风至,芊绵碧草长。

123、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注释】这是一首构思别致的写风诗。它从四种自然现象中,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124、白话文释义: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25、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126、静还林石下,坐读养生篇。

127、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12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29、寂寂曙风生,迟迟散野轻。

130、大风卷水,林木为摧。

131、狼籍树底云,散漫屋上草。

132、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3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34、译文: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

135、早发白帝城-唐代·李白

136、——白居易《草》

137、零落若何翩翩。

138、白话文释义: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139、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140、旭日悬清景,微风在绿条。

141、赠汪伦-唐代·李白

142、译文:风中的柳絮残飞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莲花虽然刚劲果断,但是它的茎却依然会丝丝萦绕不断。

14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4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45、译文: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146、我登少城门,四顾天地接。

147、仰彼朔风。用怀魏都。

148、徐吹遥扑翠,半偃乍浮光。

149、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乐府诗》

150、《风》作者:叶圣陶

151、枯荄没古基,驳藓蔽丰碑。

15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5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54、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155、翻飞南翔。

156、向晚微风起,如闻坐啸时。

157、炎风来何狂?似欲吹山倒。

158、春夜喜雨

159、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出自唐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60、夜雨寄北

236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