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苏州黄桥形象宣传口号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年西进战役,歼灭“顽军”1.3万人(彭雪枫阵亡之役)

2、毕竟新四军有“铁军”的称号,军长是叶挺,副军长是项英。

3、(注:1941年1月4日,皖南事变爆发,中共中央军委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整编全军,继续坚持抗战)

4、月上旬,新四军四师一部攻克运河上日军重要据点林公渡,全歼日军1个中队(二百余人),击毙三名中佐以下军官。

5、主力红军走后,国民党集结重兵继续向中央根据地腹地进攻。

6、年7月10日晨,新四军第1支队2团2营在南京至句容公路上的新塘镇附近设伏。上午10时许,乘汽车并携带重武器的一百多名日军钻入伏击圈,新四军随即展开猛烈攻击,激战约半小时后未能结束战斗。日军马上从句容县城和汤山镇派出500步骑兵,在坦克、飞机掩护下,向新四军阵地逼近,新四军迅速转移。此次战斗前后共持续约一个多小时,毙伤日军40余人,击毁敌汽车两辆。新四军零伤亡(当时统计),地方区大队、小队略有损失。

7、前后五次繁昌保卫战中,新四军共毙伤日伪军一千余人左右,中佐以下军官大约45人。

8、年10月13日,鄂中日伪军300余人对新四军李先念部驻地发动袭击。新四军另一个加强团赶到,双方在新街展开激战。

9、云岭保卫战:毙伤日军数百,

10、年,日军发动芦沟桥事变后全面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迫于日军已威胁南京,终于与中国共产党达成一致,于1937年10月12日,将南方八省13个地区的工农红军和游击队一万余人改编为一个军投入抗日战场,于大江南北和闽浙两省广大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并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授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属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但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前线的主力军,北伐名将、曾率领参加广洲起义的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

11、新四军战斗力不弱,略举几例:

12、自新街战役后,日军开始多次向繁昌、铜陵地区进行扫荡。新四军第三支队主力和第一、二支队所属一、三团在军部的直接指挥下,进行了激烈的反扫荡和五次保卫繁昌的战斗。

13、刘老庄战斗,毙伤日伪军1800人。

14、年8月11日,新四军第1支队2团为配合国民党第79军打苏南丹阳、武进,决定以主力拿下江苏省句容县城。12日突入城内后与日军展开巷战,战斗整整进行了一夜。于第二天早晨九点撤出,因日援军赶到。此次战斗新四军以伤亡十余人的代价共毙伤日军40余,在城里一座教堂用火攻消灭伪军三十余人。缴获步枪2支、手榴弹2箱、子弹5000余发。其他军用品、粮食若干个单位。

15、年天目山战役,歼灭“顽军”1.3万余人

16、苏皖保后勤

17、年7月1日半夜11时许,新四军第一支队2团1营对驻新丰车站的日军发动突然攻击,白刃战中,刺杀日军10余人。又用火攻将固定房屋内的日军30余人全部烧死,撤出战斗时烧毁车站。战斗历时近两个小时,缴获步枪6支、刺刀6把,新四军伤亡九人。

18、一、新四军实力弱小。其建军时的部队,总兵为才一万多人,是以红军长征后留下来的南方原苏区红军游击队改编,在红军主力长征后对抗果军围剿己力不从心,只能在险恶地区打游击,生存都很困难。陈毅写有梅岭三章诗,他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啥时候啊!

19、年郭村战斗,歼灭“顽军”三个团,俘虏七百余人;

20、反“清乡”斗争:消灭日伪983人。

21、苏区“红小鬼”

22、年2月开始,留守中央苏区的部队开始向外突围。陈丕显与蔡会文一起指挥战斗,宣传、鼓动士气,打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以拖不垮、打不倒的英雄气概,脱离了险境,到达游山地区,与项英、陈毅等领导同志胜利会合。后来,他跟随项英、陈毅等和中央苏区领导机关一起突破敌人重重封锁和包围,进入赣粤边游击区。在陈丕显他们到达油山后不久,国民党军作了“清剿”油山的布置。为了隐蔽,以防止敌人袭击,也便于与敌人周旋,项英、陈毅主持召开了长岭会议,决定机关人员和部队进一步分散,缩小目标。从此,他们告别了房子,开始过着终年风餐露宿的山林隐蔽生活。

23、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

24、年4月,陈丕显调瑞金任少共中央儿童局书记,离开了哺育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家乡。在儿童局,他经常动员儿童参加生产劳动,充实战争经费,支援红军,还创办了儿童局机关报《时刻准备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巩固苏区、建设苏区和支援革命战争。他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顽强地乐观地战斗着、生活着,成为中央苏区著名的“红小鬼”,毛泽东都亲切地称他为“阿丕”。

25、年9月25日,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对中共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在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指挥下,中央红军用阵地战与敌人对垒,结果损失惨重,完全陷于被动。经过一年苦战,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被迫退出根据地。

26、年5月中旬,整编后的新四军第第四支队九团一部在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东南蒋家河口设伏,狙击日军第6师团坂进支队巢县守备队,战斗顺利结束后,新四军无一伤亡。日军除溃逃外,死伤20余人,缴获枪支、弹药及军用品少许。

27、年10月4日,新四军陈毅、粟裕遵照中国共产党中央毛泽东的指示,以不到1000人的代价取得黄桥战役的胜利。国军在此战中共损失1万1千余人,3800人被俘虏。此后,新四军与南下支援的八路军第5纵队会师,占领了海安、东台等四个县,并缴获大量装备。11月17日,在江苏海安成立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23日迁盐城),叶挺任总指挥,陈毅任副总指挥并代理总指挥,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胡服(刘少奇)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陇海路以南、长江以北的新四军和八路军部队。留在苏南的新四军第2支队领导机关,组建了新的江南指挥部。

28、年冬季,日军集结重兵扑向苏北、淮北、淮南。11月13日,新四军四师与日军17师团、13旅团及伪军共计6000余人在淮北洪泽湖以西地区进行了33天艰苦卓绝的阻击,大小战斗共计30余次。其中朱家岗一战中,四师九旅第26团与1000余日军打了18小时,击毙日军三百余人。到11月底,日军在淮南、苏北的扫荡均被新四军各部粉碎,共计歼灭日军六百多人,伪军二千余人。

29、年6月下旬,苏北新四军发动夏季攻势,攻占合德、大兴镇、通洋港、青龙港等地区,毙伤日伪3000余人,开辟了灌河、射阳河地区,粉碎了日伪的“屯垦”计划。

30、月份,粟裕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抵进南京与镇江之间,将日野战重炮兵第5旅团引入预设的伏击圈,激战半小时,击毙日军少佐井及大尉梅泽武四郎,打死打伤日官兵23人。炸毁三辆汽车和一辆日战车,缴获大批军用品和7000余元日钞,长短枪二十余只,新四军阵亡5人。

31、年,陈丕显到达皖南抗日根据地,出任中共中央东南局青委书记、青年部长。在此期间,他努力做好部队的青年工作和军事训练,并积极动员广大地方青年参加新四军。1940年为打开苏北抗日局面,陈丕显随军东进,在镇江姚家桥渡口渡江北上,历任苏中区党委书记,新四军苏中军区政委等职。他根据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领导创建了苏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带领苏中军民多次粉碎了日军的“扫荡”“清乡”,使苏中抗日根据地扩大到2万多平方公里,800多万人口,拥有4个纵队的兵力,成为南京日军总部和汪伪政府的心腹之患。1940年9月,陈丕显在陈毅、粟裕领导下,参加了著名的黄桥、车桥等战役,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动员民众积极参战,支援前线,为黄桥、东桥等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32、战斗执续了几个小时,新四军共杀伤日军100余人,日守备队长被击毙。缴获九二重机枪1挺、步枪数十支,短枪3支,战马8匹及三车军用品。

33、谢谢邀请:

34、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只抗日武装,全称是国民革命陆军新编第四军,所以我们一般简称就是新四军。和八路军一样是共产党领导下的部队。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为中国的抗日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35、解放战争时期,陈丕显历任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政委、华中工委书记,苏北军区政委等职,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1946年9月,华中野战军向北发展后,陈丕显领导华中地区的敌后斗争,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1947年夏,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在任华中工委书记期间,陈丕显领导华中军民共歼敌82000余人,控制了华中十分之八的乡村和三分之二的市镇,使华中地区恢复到上年10月国民党军“清剿”前的态势。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陈丕显组织动员华中民工107万人,其中随军22.5万人,担架1.5万多副,小车8万辆,供粮1.1亿斤,为淮海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36、年10月,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后,中共中央委员会决定:红军24师和地方武装约1.6万余人留在根据地继续坚持斗争。并成立中共中央分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和中央军区,项英任分局书记和军区司令员,陈毅任办事处主任,领导中央根据地及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

苏州黄桥形象宣传口号

37、艰苦游击战

38、年黄桥战役,歼灭“顽军”十六个团计1.1万人;

39、年3月,新四军一师外加以5个团组成3个纵队,发起车桥战役。3月5日后半夜1点50分战斗打响至天亮后,淮阴、淮安、泗阳、涟水等地日军分批出援车桥,新四军打援纵队在韩家庄、芦家滩等地设伏阻击。经过激烈战斗,日军指挥官三泽大佐被击毙,一千多日伪兵破歼俘。车桥方面伪军一个大队、日军一个小队被悉数全歼,日两个大佐被手榴弹炸死。

40、年,曾参加南昌暴动的新四军干部在皖南合影。前排左起分别为周子昆、袁国平、叶挺、陈毅、粟裕

41、第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副司令员谭震林。

42、年姜堰战斗,歼灭“顽军”税警总团二千余人;

43、如果单纯从新四军发起的战斗来说,确实不如果军“XX会战“来的震撼,也不如八路军的战绩大,但这是有原因的。

44、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

45、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陈丕显奉命留守苏区。在失去同党中央的联系并被敌人封锁的极端困难条件下,艰苦卓绝地进行了三年游击战争,粉碎了敌人的多次“清剿”,为保存革命力量,坚持南方的游击战作出了贡献。

46、年春分时节,陈丕显出生于上杭县南阳镇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由于家境窘迫,他5岁便跟父母下田劳动,8岁后才开始断断续续上私塾读书,但是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学回家时都要帮地主家放牛以维持生计。陈丕显秉性果敢,自小就有追求真理、不畏强权的勇气。在龙田书院旁听读书期间,他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会活动。1929年3月,红四军入闽,帮助长汀建立红色政权,给他极大的鼓舞。7月,罗化成领导了南阳暴动,年仅13岁的陈丕显带领同学赶到墟场,张贴由毛泽东亲自起草的《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宗旨。尔后,奔回南阳官连坑,提着石灰桶,在墙上刷写“打土豪、分田地、救穷人”等标语。

47、年山子头战斗,俘虏韩德勤以下“顽军”千余人;

48、题主提如此问题,或是对新四军不了解,或是另有想法?但无论如何,新四军在抗战中的功绩不容抹杀!

49、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

50、这个新编第四军,就是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的新四军,建制为整军,下辖四个支队……

51、南阳暴动成功后,陈丕显任石连乡(由官余村、石胆、黄坊、馆背组成)儿童团部主任。1929年9月,中共南阳区委、南阳区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陈丕显加入青年团,并首任少共南阳区儿童团总团长。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任共青团上杭儿童局书记。他经常带领儿童团员到长汀河田、宣城等地宣传扩大红军。1930年6月,红四军前委和闽西特委联席会议在南阳龙田书院召开,陈丕显作为南阳区儿童团总团长,参加了会议的保卫、接待工作,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2、下面再补充一下新四军三次消灭日伪比较多的几次战斗、战役——

53、二、内耗。新四军组成前期,叶挺、项英不和,叶挺几次出走,后竟听从果党挑拨以欺骗手段擅杀第四支队司令高敬亭;项英坚毅,颇得部下拥戴,但缺乏战略眼光,听王明不听从中共中央指示,始终舍不得离开皖南东进,致使新四军发展缓慢战绩不大。

54、抗日战争时候,赫赫有名的的军队有两支,一支就是众所周知的八路军。当年八路军打鬼子的事迹,可谓是人尽皆知。

55、月,陈丕显率油山游击队大队长曾彪夜袭大余游仙村,歼敌一个班,同时解决了大余矿警队。他根据项英、陈毅的指示,通过一年多细致、周密、灵活的工作,先后在大余县彭坑、小汾、黄种、弓里建立起4个地方的党团组织和贫农团,使游击区从山区发展到池江平原。他还在大余县池江建立了赣粤边游击区第一个“两面政权”和“黄色村庄”,为改善红军游击队的生存环境作出了贡献。

56、新四军战绩  蒋家河口战斗  新四军对日军的首次战斗。1938年5月12日,新四军第4支队第9团一部,在安徽省巢县(今巢洒湖市)东南蒋家河口设伏。中午,日军第6师团坂井支队巢县守备队乘船至运漕河(裕溪河)西岸一带抢掠,新四军当即进行狙击。  韦岗战斗  新四军在长江以南对日军的首次战斗。1938年6月,新四军先遣支队在粟裕率领下进抵南京镇江之间,破坏了下蜀街铁路。17日凌晨2时,先遣支队步兵6个班,轻机枪1个班,短枪1个班,冒雨进抵镇江东南15公里之韦岗(原称卫岗,今属江苏丹徒县)设伏。上午8时许,日军野战重炮兵第5旅团司令部和所属部队人员乘汽车自镇江南驶,进入伏击圈后,新四军突然发起攻击。  竹子岗伏击战  新四军俘获日军军官的首次战斗。1938年6月28日,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一部在江苏省镇江西南竹子岗、孔家边地区(今属丹徒县),伏击日军车队及来援之日军400余人,1938年6月28日,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一部在江苏省镇江西南竹子岗、孔家边地区(今属丹徒县),伏击日军车队及来援之日军400余人,毙伤日军20余人,俘日军特务机关经理官弦政南,击毁汽车6辆。  新丰车站战斗  新四军的首次夜间战斗。新丰车站在京(南京)沪铁路镇江与丹阳之间,驻有日军第15师团松野联队广江中队40多人,还有特务、汉奸、路警等,共约100余人。1937年6月30日下午,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第1营自丹阳县延陵镇出发,隐蔽进抵新丰车站东南18里之东风。7月1日夜11时许对驻新丰车站日军发起突然攻击,并与敌进行白搏斗,歼灭日军10余人。又用火攻,将固守房屋的日军30余人全部烧死,并烧毁车站。此次战斗历时1人半小时,缴获步枪6支、刺刀6把,并和地方抗日自卫团一起破坏铁路一段,电话杆数十根。新四军亡士兵4人,伤干部3人、士兵3人。  京芜铁路伏击战  新四军在皖南袭击日军军用火车的战斗。1938年7月6日,新四军第2支队第3团一部在安徽省当涂与芜湖之间,伏击京(南京)芜铁路上日军运输物资之火车,击毁日军军车1列,缴获大批军用品。  朱门战斗  新四军在苏南朱门打击士匪武装的战斗。1938年7月6日,新四军第1支队第1团一部在第2支队第3团配合下,在江苏省江宁县朱门地区对依附日军、残害人民、破坏抗日的士匪武装朱永部进行攻击,全歼该部800余人,活捉朱永祥,将其解送国民党第3战区司令长官部法办。  新塘战斗  新四军在南京郊区对日军的伏击战。1938年7月10日晨,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第2营(缺第5连)在南京至句容公路上的新塘附近设伏。句容县城驻有日军300余人。京句公路是敌人后方交通的生命线,运输频繁。10日上午,汽车9辆载日军100余人,并附有步兵重武器,自南京向新塘驶来。两辆在前,其余7辆在后方一二百米跟进。日军一进入新四军的伏击圈,即遭到猛烈袭击。日军下车顽抗。激战约半小时后,日军自句容县城和汤山镇派出援兵500余人,并有汽车、坦克、骑兵等,在飞机掩护下,向新四军逼近。新四军遂迅速转移。此次战斗持续约1小时,毙伤日军40余人,击毁敌汽车两辆。新四军无伤亡。地方武装伤、亡1人。  舒西战斗  新四军在皖中舒城西打击土匪武装的战斗。1938年7月10日,新四军第4支队手枪团应安徽省舒城县县长、爱国人士陶若存的请求,星夜赶赴舒城西乡,对盘踞张母桥、天龙庵的土匪武装进行打击,以开展抗日斗争,保护人民群众。经激战,歼灭土匪武装300余人,俘匪首罗大刚。  句容战斗  新四军首次攻入日军所占县城的战斗。1938年8月,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为配合国民党第79军向苏南丹阳、武进的进攻,决定以主力袭取江苏省句容县城。12日夜,第2团进抵距句容县城约4公里之吉利隐蔽,部署兵力;第2营往东昌街,向镇江方向警戒,破坏道路、桥梁;第3营进袭句容城北门外飞机场,并对汤山、东昌街方向实施警戒;支队特务连配合地方武装在天王寺至句容间之五港、双庙、张庙一带阻敌,并破坏公路,掩护攻城部队;第1营乘夜暗用云梯突入城内,顺利占领东南门。第3营亦入城作战。经巷战,占领商会及伪自治会。日军一部固守楼屋。新四军放火焚烧,烧死日军和汉奸数十人。接着又向伪县政府及天主教堂进攻。敌负隅顽抗,新四军以火力封锁正面,从侧面纵火焚烧。城外飞机场房屋亦被完全焚毁。攻入城内之新四军一直坚持到13日上午9时主动撤出。此次战斗共毙伤日军40余人,缴获步枪2支、手榴弹2箱、子弹5000余发、其他军用品若干。新四军伤亡10人。  小丹阳战斗  新四军在皖南小丹阳一带粉碎日军“扫荡”的战斗。1938年8月22日,日军为保护(南京)沪、京芜铁路的交通运输,集中4500余人,在20余架飞机及坦克、大炮掩护下,分八路向安徽当涂县小丹阳、鸡笼山一带新四军驻进攻。新四军第2支队以小部兵力进行阻击,主力在小丹阳对敌一路给予打击后,跳至外线,对当涂之敌和南京、江宁县陶吴镇等地日军进行袭击。第1支队发动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对京杭、京沪、句容、丹阳等铁路、公路展开破袭。至8月26日,日军被迫退却。此次战斗共击毙日军20余人,击伤30余人,缴获喷烟筒60余个、军用品一批,并收复了小丹阳、薛镇、护驾墩、横溪桥、桑园铺、博望等地,粉碎了敌人的“扫荡”。新四军无伤亡。  珥陵战斗  新四军在苏南珥陵为支援国民党军而对日军的袭击战。1938年8月23日,国民党第79军进入江苏省武进、丹阳之线。同日,金坛日军约200人,并有轻重机枪6挺,炮2门,乘小火轮沿金丹河向北进犯。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第3营为掩护友军作战,在日军迫近丹阳县之珥陵时,即向日军进击。第7连为突击队,首先在东方桥东侧河边展开;第9连配合地方游击队百余人,对丹阳方向实施警戒并担任掩护。日军登陆后抢占高处,依托堤埂进行顽抗。新四军利用稻田禾苗作隐蔽连续冲锋,经5小时激战,击毙日军军官3人、士兵29人,击伤日军军官2人、士兵15人,活捉日军1人。  棋盘岭战斗  新四军在皖中棋盘岭对日军车队的伏击战。1938年9月2日夜,新四军第4支队特务营和第7团第3营4个连及两个便衣班,从挂车河出发,拂晓进抵安徽省安庆至桐城公路上之棋盘岭埋伏。3日晨9时许,日军汽车80余辆驶近棋盘岭隘口。便衣班首先头两辆击毁,第3辆汽车亦被集束手榴弹炸翻,后面汽车相继停下,长约10公里;新四军迅速出击。日军下车乱窜,被火力大量杀伤,其余退至棠梨山顽抗。此次战斗历时半小时,共击毁日军汽车50余辆,击毙日军70余人,缴获步枪21支、子弹700余发、小太阳旗百余面、防毒面具20余套、指南针20余个、文件两挑、照相机两架、食品罐头200余箱及其他用品。新四军亡干部1人、班长1人,伤7人。  前隍战斗  新四军在苏南前隍反击日军进攻的战斗。1938年9月9日,日军纠集镇江、句容、丹阳、金坛县城和天王寺等据点的2000余人,分五路合围新四军第1支队驻地前隍。第1支队特连和第1团第2营进行反击,在华山一带粉碎日军的合围,毙伤日军30余人,第1支队司令部旋即移至溧阳县前马附进的宋巷里。  花子岗伏击战  新四军在皖中花子岗对日军车队的一次伏击战。1938年9月12日,新四军第4支队第7团第1营在安徽省舒城至合肥公路的花子岗,对乘车前往合肥的日军第116师团一部进行伏击。经两个半小时激战,击毁汽车41辆,击毙日军80余人,缴获步枪24支,轻机枪1挺,防毒面具12套。  铁铺岭战斗  新四军在皖中铁铺岭对日军的伏击战。1938年9月,新四军第4支队第7团第3营从安徽省怀宁县东北的洪家铺出发,进至安庆西北的铁铺岭一带活动,破坏安庆至桐城公路上日军的运输。13日中午11时许,从安庆方向开来日军汽车3辆。设伏之新四军以手榴弹将第1辆打翻在水沟内。车内日军挣扎着爬出水沟。此时第2辆汽车驶至,日军蜂拥下四,与水沟内爬出之日军会合,共约20余人,退至老陈屋顽抗。第3辆车亦开至,遭到新四军攻击,向后开动逃跑。设伏之新四军迅速迂回至老陈屋背后,将日军完全消灭。整个伏击战历时半小时,击毙日军分队长1名、士兵28名,缴获长枪28支、手枪1支、日本旗1面、军用品一批。新四军亡士兵4人,伤1名。  棋盘岭第二次伏击战  新四军在皖中棋盘岭对日军的又一次伏击。1938年9月3日,新四军第4支队第7团第3营在安徽省安(庆)桐(城)公路之棋盘岭伏击取胜后,日军由桐城派出装甲车两辆,载步兵1个中队(100余人),每天来往巡查桐城至新安渡间公路。新四军第7团第3营于9月17日再次在棋盘岭设伏。上午11时,日军骑兵60余人从新安渡北上,后有汽车百余辆跟进。接着又发现杨西桥附近日军装甲汽车向南驶来。第3营对新安渡前来之敌坚决阻击,重点伏击两辆装甲车。第一辆被击毁,炸死敌10余人。第2辆的日军仓皇下车,利用地形顽抗,双方相持约30分钟。新四军从右侧向敌迂回,敌向洪家山退却。新四军猛追,直扑堤岸,将敌大部消。残敌30余人向杨西桥方向溃逃。其时,警戒班对北上的日军骑兵以机枪猛烈射击,阻击敌前进。战斗共持续1个多小时,击毙日军联队长、中队长等军官4人、士兵80余人,伤6人,击毁装甲车辆,毙马4匹,缴获步枪38支、手枪5支,左轮枪2支、军旗12面、子弹2000余发。战后安桐公路5天不通车,桐山、舒城、潜山之敌被迫撤退。新四军亡排长1人、班长1人,伤副排长以下6人。  薛埠战斗  新四军在苏南薛埠镇一带对日军的袭击战。1938年9月20日至10月3日,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一部在江苏省金坛县以西薛埠镇、天王寺一带,对日军第15师团一部进行袭击,共毙伤日军大尉中郎启和等官兵126人,俘日军1人。新四军伤亡20余人。  大官圩战斗  新四军在皖南大官圩反击日军“扫荡”的战斗。1938年9月下旬,新四军第2支队第4团在安徽省当涂县大官圩对日军第15师团一部开展反“扫荡”战斗,共毙伤日军60余人。  禄口战斗  新四军在南京郊区禄口袭击日军的战斗。1938年10月1日夜,新四军第2支队第3团第1、第8连进至江苏江宁县横溪桥东北地区,准备于2日上午在禄口与秣陵之间伏击日军之交通运输车队。2日天明后,获悉日军汽车1辆由南京开来,已进禄口。当即派出便衣10名进入禄口,见日军两名在街闲游,即举枪射击,毙伤其各1人。随后尖兵排发起冲锋。经激战,击毙日军事家13人,伤2人,击毁汽车1辆,炸毁轻机枪林弹1挺,步枪7、8支,缴获伪军轻机枪1挺、步枪8支。新四军亡干部1人、士兵6人,伤士兵2人。  无为、庐江战斗  新四军在皖中无为、庐江讨伐反动武装的战斗。1938年10月,新四军第4支队根据国民党安徽省政府电令,派出第7团、手枪团和特务营,讨伐无为、庐江两县勾结日军、破坏抗日的原任县长及其反动武装。23日上午,手枪团和特务营攻入无为县襄安镇,全歼驻襄安的无为县警备司令部和保安大队,俘警备司令等600余人。当日下午,第7团和特务营攻入无为县城,先后又歼5个保安大队。11月2日深夜,攻入庐江县城,经10小时巷战,活捉警备司令,歼保安大队1000余人。两次讨伐共歼2800余人,缴获各种枪1600余支。  窦楼战斗  新四军游击支队对日军的首次战斗。1938年10月,新四军游击支(第6支队前身)由河南省西华县渡黄水,越淮(阳)太(康)公路,向预定目的地鹿邑前进。其时淮阳城内驻有日伪军200余人,太康有日军骑兵300余人,其西南25里之洪山庙、四柱村亦有日军骑兵百余。淮太公路上常有日军骑兵及汽车往返。10月26日,游击支队进抵淮阳东北50里处之窦楼及其附近宿营。27日,日军骑兵百余人由戴集(距窦楼18里)向游击支队进攻。游击支队以直属队控制窦楼,第1大队一部占领马菜园以北起伏地钳制敌人,第2大队一部向敌迎击,以第1大队另一部由窦楼东南向敌侧击,以第2连由西而东向敌包围。激战约两小时,日军受三面突击,不能支持,终于被击溃。此战击毙日军少尉林津等官兵10余人,伤敌多人,余敌逃回戴集。新四军亡排长1人,支队参谋长张震及参谋1人、排长1人、士兵10余人负伤。  运漕战斗  新四军在皖中进攻伪军据点运漕镇的战斗。1938年10月中旬某日凌晨4时,新四军第4支队第9团第2营向安徽省含山县运漕镇发起进攻。该镇为长江北岸之要隘,交通发达,可控制与威胁长江和淮南铁路,是日伪军活动的中心点之一,驻有伪苏皖豫三省“剿匪”总司令郭挺所部第5支队第1大队3个中队约200余人。攻击开始后又获悉夜间12时有伪军两个中队计150余人开抵运漕。敌人兵力虽有增加,新四军仍按原计划坚决进攻,直冲北街伪军司令部,将伪军1个中队完全缴械。4连继续向东街发展,6连进袭西街伪军大队部,5连从东街冲进。经1个半小时激战,天明前占领运漕镇,击毙伪军50余人,俘160余人(内伪军副司令1人、大队长2人、中队长4人、分队长6人),缴获步枪150支、轻机枪6挺、驳壳枪21支、日式盒子枪3支、左轮枪7支、小手枪10支、马枪4支、军用品一批。救出被关押群众140余人。新四军无一伤亡。  马家园战斗  新四军在皖南马家园反击日军进攻的战斗。1938年10月,溯长江西上进犯武汉之日军为掩护航运,派出一部攻占安徽省铜陵县大通镇,转犯青阳县,与国民党第50军对峙。驻宣城县湾沚镇日军为配合在大通沿江的“扫荡”,向南陵县门户弋江镇进攻。新四军第3支队第5团第1、第3营,第6团第3营,第1支队第1团第2营等部,为粉碎日军进攻,并配合国民党第50军作战,决心守备南陵县夫子决、马家园至西河一线,以运动防御打击进犯之敌。10月30日晨6时,与湾沚来犯之敌500余人(内骑马兵100余人)激战于清水潭,毙伤敌百余人。8时许,又与敌激战于红花铺,毙敌10余人。11月3日,日军增兵400余人,分四路围攻并占领马家园、十甲村等地。新四军猛烈反攻,收复了马家园。日军被迫退至红锡镇、红花铺两地。3日晚,新四军派出精悍小队袭击湾沚和九里山之敌,造成敌极大恐慌。4日拂晓,新四军又袭击红杵树。敌被迫于4日上午退回湾沚。此次战斗前后历经6日,毙伤日军300余人。新四军伤亡32人,其中亡排长1人。  店埠战斗  新四军在皖中店埠打击土匪武装的战斗。1938年12月29日,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于安徽省合肥县店埠镇,对汉奸土匪武装刘孟乙部进行打击,活捉匪首刘孟乙,全歼该股土匪200余人,缴获战马10余匹。新四军伤亡战士1人。  水阳镇战斗  新四军在皖南水阳镇对日军的伏击战。1939年1月6日下午4时许,新四军第2支队侦悉日军百余人由安徽省宣城县北水阳镇沿东西两河岸北犯。下午6时,第3团第2连,第4团第1、第8、第9连共4个连,自狸头桥附近张家村出发,以夜行军抵达白沙里东西两河岸设伏。另以第3团第4连隐蔽进至水阳附近,待天明敌进攻时由后尾猛袭。7日晨8时左右,日军自东西两岸平行北进,主力走西岸,当即遭到新四军设伏部队的猛烈射击,激战3小时,毙敌31人。残敌向黄池镇方向溃退,新四军遂占领水阳镇。  横山(苏南)战斗  新四军在苏南横山地区粉碎日军进攻的战斗。1939年1月8日上午7时许,侵占江苏省江宁县秣陵关、陶吴、小丹阳、谢村、横溪桥各地的日军,对驻江宁县横山地区的新四军第2支队第3团实施分进合击。日军几次发起冲锋,皆被新四军击退。激战至下午4时,日军仓皇溃逃。新四军乘胜将陶吴镇伪靖队全部缴获。此次占战斗历时5小时,毙伤日军50余人,俘伪军70余人。新四军亡2人,伤7人。  繁昌战斗  新四军第3支队担任皖南长江沿岸防御任务期间的首次战斗。1938年11月,原驻铜陵、繁昌地区的国民党军在日军进攻时节节败退,国民党第3战区将新四军第3支队从青弋江调来加强长江沿岸防御。12月26日,第3支队在打退日军的“扫荡”后乘胜追击,收复繁昌县城。1939年1月10日,日军2400余人分多路向繁昌进攻。第3支队第5团第2营奋起还击,经激战,迫敌退至马坝。次日,日军继续向繁昌进攻,占领繁昌县城。13日,第3支队在游击队的配合下向敌进行反击。日军被迫向峨桥、横山溃退。此次战斗击毙日军20余人,新四军伤亡9人。  余家店战斗  新四军在豫鄂边区对日军的首次战斗。1939年1月17日,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留守处两个连队80余人组成的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及随行干部60余人,由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出发,向湖北省信阳和应山县交界处挺进,以创建四望山抗日根据地。2月26日,到达应山,正值日军100余人和伪军一部向驻罗家庙的国民党军进攻,为支援友军,独立游击大队主动阻击日军,在余家店与敌展开激战,坚持12个小时,将敌击退,共击毙日军20余人。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第6大队政治委员熊作芳在战斗中负伤。  官陡门战斗  新四军的首次长途奔袭战斗。1939年1月18日,新四军第2支队第3团由支队副司令员粟裕率领,从江苏省高淳县与安徽省当涂县交界地区踏雪冒雨出发,长途奔袭安徽省芜湖日军飞机场附近的伪军据点官陡门。20日傍晚到达当涂县亭头镇,即派小分队封锁南北通路,监视黄池镇、青山街的日军。突击部队以木船、绳索渡过青山河,然后跑步奔袭,于21日凌晨4时抵近官陡门,冲进伪军据点。此次战斗,从开始攻击到解放战斗z约8分钟,连同清扫战场总共不足半小时,全歼守敌300余人,其中俘57人,缴获机枪4挺、长短枪70余支。  芦家庙战斗  新四军在豫皖苏边区芦家庙打击伪军的战斗。1939年1月30日,伪豫东“剿共”第1支队崔华山部800余人,从亳县商丘公路的坞墙出发,进占安徽省亳县城东北25里之芦家庙。新四军游击支队第2营于2月8日到达芦家庙附近,决定配合友军打击该敌。9日凌晨1时,第2营由距离芦家庙12里之小奈集隐蔽前进,5连由东而西,4连、6连由南而北,向敌合击。凌晨3时发起冲击,敌据屋顽抗,激战3小时,残敌向坞墙溃逃。此次战斗共击毙伪军100余人,缴获步枪87支、轻机枪1挺、马4匹、子弹千余发、军用品一批。新四军亡干部1人,伤干部1人、士兵17人。

57、这支军队,一支在江南一带进行抗日救国战争。

58、没有铁的新四军,哪来的解放战争中歼敌最多的华东野战军?“刘老庄82烈士”血搏数千日军的壮举,新四军六师16旅千余人恶战日伪4000余人、旅长政委双双牺牲的“血战塘马”,哪一战不是震撼敌胆?对于新四军的抗日功绩,许多军史爱好者认知的并不准确,新四军的敌后抗战在战略上意义非常重大,借这个问题,我们说点大家未必清楚的抗日史实。

59、年11月下旬,根据地全部县城和大部分乡村在国民党军重重围剿下相继失陷。次年2月,红24师和地方武装在被迫分散转移中,大部损失殆尽,何叔衡、毛泽覃、贺昌、阮啸仙、李赐凡、李天柱等一批高级将领牺牲。部分转移到赣粤边、闽西等地区,与留在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和游击队坚持战斗,逐渐在南方8省内形成了14个游击区。

60、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见面。

61、这次战斗称蒋家河子战役,也是新四军与日军的第一仗。

62、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成立于1937年12月25日,是由红军长征留在南方8省13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队伍,隶属国民党军队战斗序列。

63、庐无战役

64、黄桥战役:共歼国民党韩德勤部1.1万余人(没有日伪,这是一次针对性的战役)。

65、年10月下旬,新四军第4支队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发动庐无战役,攻克安徽省庐江县、无为县地区,造成“伪”军保安团伤亡3000余。

66、是啊,抗日战争正面打仗,你在哪里

67、以上就是新四军的战绩,全篇依据史料汇总,不是个人所见,不足之处和疏漏之处还请见谅。

68、在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后,陈丕显受项英、陈毅委派,到瑞金、信丰等地寻找、联络游击队,向游击队传达党的抗日救国指示,并敦促国民党当局放弃内战,合作抗日。

69、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副司令员杜平。

70、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为条件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中国由此走向全面抗战,意义上也是从国内战争走向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71、年9月2日夜,新四军第4支队和第7团第3营拂晓进抵安徽省安庆,在安庆至桐城公路的棋盘岭设伏后,击毁日军50余辆汽车,击毙日军70余人,俘虏4人并缴获防毒面具、指南针、照相机、大量食品罐头等战略物资。新四军第四支队特务营指导员、便衣班副班长牺牲,七名战士负伤。

72、战功卓著“红小鬼”

73、黄桥战役

74、另一支就是赫赫有名的新四军了。说到这个新四军,大家都不陌生,它的威名真的是早就名声在外了。

2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