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雨具先去精选82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公元1080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2、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3、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那么,这“轻”字必然另有含义,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何以见得?

4、苏轼sūshì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6、这里提到的是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7、两者都从“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

8、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9、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

10、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11、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12、已而遂晴,故作此词。yǐérsuìqíng,gùzuòcǐcí。

1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liàoqiàochūnfēngchuījiǔxǐng,wēilěng,shāntóuxiézhàoquèxiāngyíng。

14、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那么便怎样?“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15、这是把其中的"蓑"当成蓑衣来解释,我觉得这样确实就和前面的"雨具先去"冲突了。不过,有人说,这一句并非实写,而是虚写,或用了渔夫的典故,苏轼只是为了表达一种心境,当时并非真的穿有蓑衣。联想一下苏轼的人生遭遇,我们当然不难理解这是在写心境。但这一句并非完全虚写或用典,而是曲笔,或者是虚实结合。

16、白话译文三月七日,(我)在沙湖道上遇到了雨,避雨的工具之前已经舍弃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所以写了这首词。不必去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徐行。竹杖和草鞋轻快胜过骏马,谁会怕!披一身蓑衣,任凭一生风雨。料峭的春风将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寒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17、也无风雨也无晴:风雨天气和晴朗天气是一样的,没有差别。也无风雨也无【晴】:晴与情谐音,手法为双关,意在指感情上也是如此。

18、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19、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非常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20、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逗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21、“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诗出自苏轼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在词的序言中,作者说道“雨具先去”,在词中又道“一蓑烟雨”,这看似前矛后盾,实则并不矛盾,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

22、萧瑟:风雨吹落的声音。

23、这首词被谱成了一首歌,传唱经典,由谭咏麟演唱。

2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25、封建士大夫总有这么一项信条,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苏轼因反对新法,于元丰二年被人从他的诗中寻章摘句,硬说成是“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三年到黄州后,答李之仪书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26、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7、一蓑烟雨:披着蓑衣在风雨里。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一蓑烟雨来源于苏轼的一首词,词牌名为定风波。苏轼于沙湖道中遇雨所做。原文:定风波苏轼(宋代)(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28、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xù:sānyuèqīrìshāhúdàozhōngyùyǔ。

29、定风波·三月七日dìngfēngbō·sānyùeqīrì

30、苏轼苏轼——《定风波》

31、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32、这里的“一蓑烟雨”,我以为不是写眼前景,而是说的心中事。试想此时“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沙湖道中雨,乃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苏轼是想着退隐于江湖!他写这首《定风波》在三月,到九月作《临江仙》词,又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之句,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结合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他是这一种心事,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白出来,用语虽或不同,却可以彼此互证,“一蓑烟雨任平生”之为归隐的含义,也是可以了然的。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实。不过说“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词序说:“已而遂晴,故作此。”七个字闲闲写下,却是点晴之笔。没有这个“已而遂晴”,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写晴,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他对于这一路上的雨而复晴,引出了怎样的感触来呢?这就是接下去的几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风雨声。”“夜雨何时听萧瑟”,是苏轼的名句。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惯见;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有雨过天青的遭际吗?既然如此,则如黄庭坚所说的,“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谪居黔南十首》),遭受风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吧,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更好。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如何得到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来去兮”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

33、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3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zhúzhàngmángxiéqīngshèngmǎ,shuípà?yīsuōyānyǔrènpíngshēng。

3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huíshǒuxiàngláixiāosèchù,guīqù,yěwúfēngyǔyěwúqíng。

36、词句注释

37、宋代苏轼

38、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yǔjùxiānqù,tónghángjiēlángbèi,yúdúbújiào。

39、先说竹杖芒鞋与马。

40、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41、是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42、作者简介:

43、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44、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45、词中已经很明显的提到了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这里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指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与雨具并不是一样的。

46、芒鞋:草鞋。

47、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48、已而:不久,一会儿。

49、不是定风歌,是定风波,是苏轼词作,全名为《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50、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1、(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52、“雨具先去”实际上是表示当前诗人所处的情景。此词是元丰五年作者被贬黄州时所作。“雨具先去”指防雨衣物早已给从人带走。

53、吟啸:吟咏长啸。

54、以此来喻渔父的心情近似严光,表现渔父并不热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闲、自在。

55、前者胜过后者在何处?其中道理,用一个“轻”点明,耐人咀嚼。

56、宋·苏轼

57、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58、《一蓑烟雨任平生》来源于苏轼的一首词,词牌名为定风波。苏轼于沙湖道中遇雨所做。

59、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60、“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是渔父的生活环境。“家在钓台西住”,这里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的征召,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的典故。

61、这种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见他对于做官表示厌烦与畏惧。

6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mòtīngchuānlíndǎyèshēng,héfángyínxiàoqiěxúxíng。

63、原文如下:

64、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

65、“官”的对面是“隐”,由此引出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来,是这条思路的自然发展。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流行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从积极处体会词意,但似乎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际。

66、【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67、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

68、《定风波》

69、《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

70、苏轼没有雨具又提到一蓑烟雨,这一句的解释,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71、被人推搡漫骂,不识得他是个官,却以为这是可喜事;《初入庐山》诗的“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则是从另一方面表达同样的意思。

72、不要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有什么可怕的呢?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73、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7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75、料峭:微寒的样子。

76、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77、答:纵有一蓑烟雨这首现代诗的名字:叫定风波

78、前者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量移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者。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者。

79、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

80、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81、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82、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197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