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语录体散文集代表作品精选好句40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语录体的先秦诸子散文有《论语》《墨子》等。

3、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是《论语》。《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主要是记录孔子的言行,有的地方也记录了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有时几句话甚至一句话,就是一首诗歌。诸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只有天气寒冷了,我们才明白松柏是最后凋谢的!它有一片美丽的风景,也含有作者生平抗争的一个个场景。

4、战国末期:《荀子》《韩非子》专题论文

5、《孟子》:实则仍为语录体,但《孟子》是当场纪录,作者就是孟子.是一本集体著作,其中大量采取对话,双方都有所辩驳,大大促进了散文向论文体发展.

6、第一阶段:

7、孔子是春秋后期儒家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他曾经在鲁国担任中下级的官吏,后来自己创办了学校,以教书为事业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先后由访了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国家,但都不受到重用,他的主要言论保存在论语之中。

8、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该书被列为为二十四史之首。《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10、语录体散文有《论语》、《孟子》、《庄子》、《菜根谈》等。

11、语录体散文,文学术语,是用语录形式写成的以记言为主的散文。出自《中国写作学大辞典第二卷》。

12、《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

13、《论语》《论语》是一部我国最早的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弟子写成。《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14、《论语》:主要是记孔子言行的书,有孔子弟子所记.语言接近口语(师生谈话录),没有过多修饰.

15、是语录和对话体;

16、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17、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18、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19、《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撰写的,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经典之一。

20、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1、《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22、春秋末期:《论语》《墨子》语录体为主

23、第二阶段:《孟子》《庄子》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

24、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作者: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是乃仲弓,子游,子夏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并由子夏全文加以润色。故汉儒曰:论语章句出于子夏。《论语》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6、我国最早的语录体著作是《论语》,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

27、“语录”二字,早见于《旧唐书》。《旧唐书·经籍志》上《杂史类》有孔思尚《宋齐语录》十卷。自唐以来,僧徒记录其禅师的言谈,多用口语,故称语录。释道原采诸方语录集成《景德传灯录》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录有程颐、刘安世、张九成、朱熹等人的《语录》多种。明·洪应明著有《菜根谈》二卷,亦是语录体。这种文体“词约意明,文简理诣,……其于语默动静之间,穷通得失之际,可以补过,可以进德”。

28、第一步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是《论语》,它首创语录体,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现存的有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29、语录体是中国文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彩,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

30、《墨子》:此书也是墨子弟子所记.文章质朴,较少文采,但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说理,是说理文的一大进步.

31、先秦记载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其中《论语》简明深刻、语约义丰,往往在一两句话里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经验,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警句和格言。

32、先秦诸子散文发展三阶段:春秋末期:《论语》《墨子》语录体为主战国中期

33、先秦诸子散文发展三阶段:春秋末期:《论语》《墨子》语录体为主战国中期:《孟子》《庄子》语录体向专题论文

34、《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35、战国中期:《孟子》《庄子》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

36、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37、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38、《论语》是属于语录体散文著作。《论语》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39、《庄子》:有的仍含有辩驳的影子,但有些篇章带有驳论,论辩,对答,正面阐明自己的观点.开始演变为专题论文,中国的论文真正地确立了.

40、《论语》《墨子》语录体为主

11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