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五大句子成分教案精选111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从课文中找到意境及内容与下列句子大体相近的句子

2、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认为作者在这幅优美的山水写意画中要表达什么呢?

3、④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4、讨论: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5、(2)研读课文,体会意境──意境美

6、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7、二、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

8、教案要整合化。课程论专家张华博士提出,课程是由老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大因素构成。那么,整合就是对真实的教学情境的整理与重组,即进行物性与活性的,静态与动态的,显性与隐性等教学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通过整合,让教材知识动态化,课堂情境人格化,把教案整合成为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一种互动的文本,从而促使课堂活动的结构优化。

9、景──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动静

10、再读体会。

11、六、品辞章

12、A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迭嶂。B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你听到的是欢快的声音,它们汇成了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详和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

13、(学生品读,边读边圈点批注)

14、学生自由发言,如:

15、教案“学案化”植根于对学生独立生命的尊重,对学生具有的多重智慧优势的充分信任。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重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相关的体验,从内心感受中体会道理,而不是只记忆一些死的知识点;(2)要重探究,给学生足够的时空去观察、猜想、探索、归纳、类比、质疑,引导学生反复尝试,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3)重合作,课堂上的合作体现在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互补上;(4)重方法和运用,书上的许多理论知识,它们只是学习的载体,教学的目的应落实在学生实实在在的收获上。

16、我听到的声音真____,不信你听_____

17、现代教学设计的“预设”教案应以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位,从学生的实际现状出发,以粗线条的“静态教案”为基础,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注重教学策略,特别是多种教学思路的设计,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使其成为具有指导性的“动态方案”——弹性化的教学“预设”方案。只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才有可能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再做出详细的、适时的动态调整或调适,从而可以弥补在粗线条的“静态教案”中,原先设定的学习难点可能不全成为学习难点或还有新的学习难点,原先设定的教学程序可能不是实际的教学程序等缺陷。所以,预设的教学方案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而不是火车行驶的固定路线和时刻表”。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随时进行调整,使“预设”与“生成”相统一,即在“预设”基础上“生成”,在“生成”过程中提升“预设”的层次、水平。

18、教案要弹性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当拘泥于预先固定不变的程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成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程生活化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正如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所以,课堂不能再是教案的演绎舞台,而是根据学生变化的学习需要,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

19、教师引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那么作者寓于山水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呢?(学生如不能理解则结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启发:本文抒写了富春江山水之美,也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0、(3)悉心体味,明辨课文的主旨──志趣美

21、要求:用所给句型说句子,可以借用原文,也可以自己表达。

22、教师引入:请同学们随大屏幕的景色,听着音乐,再请一位同学作导游,带我们进入作者为我们描绘的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雄奇秀丽佳境吧。

23、讨论:找找看,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24、朗读:采用个别朗读方法,其他同学考虑:

25、教案要乡土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使国家、地方和学校同时成为课程的开发、实施和管理主体。而且,新的课程管理体系为地方、学校甚至教师留出了较大的课程开发、实施和管理空间。但课程的建设离不开课程资源的支撑,开发课程资源首先应立足于现有的校内外资源。教案的乡土化就是要释放老师的能量,激活学校细胞,用足、用好本地的乡土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特色教学。这就使得教师要善于捕捉属于本校、本班学生的“兴趣”、“氛围”、“人际关系”、“生活经历”、“社会事件”等乡土信息,并结合乡土信息创造性地分析教材,设计教案,努力做到“教”的方案在最大程度上吻合学生的“学”,使乡土化教案发挥更大作用。

26、教师引入:同学们,随着这位同学的导游,我们在品味了这一份美感后,下面四人小组在一起交流感受。之后小组代表采用“我读,感到”或“字词甚妙,写出了”的模式,向全班进行交流。(讨论、交流)。或者:

27、这种传统的教案设计是以教师的教和书本的知识为本位的,从教师的主观判断或教学经验出发,侧重的是教学过程的程序化、细节化。尽管备课中也提出研究学生的任务,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在教师备课过程中,只是作为处于一个年级阶段的抽象群体来认识,研究的重点只放在学生能否掌握教材,难点怎么讲上,依然是以教材为中心来思考学生的。

28、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29、我看到的树真____,不信你看_____

30、教案要学案化。教案“学案化”的基本表现就是容纳更多样的学习方式,营造主体的学习地位,根据“学”的具体性实施“教”的方案,促进学生通过探究去实现独立,通过合作学习弥补个人的有限,通过学法的习训想学、会学。

31、机动:关于吴均的生平介绍: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活画出他的个性。不仅越职私撰历史,而且偏实录梁武帝的痛处。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一体,谓之曰:“吴均体”。

32、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是理解教材,第二步是研究学生对象。按照教学活动这一事物的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的发展,事物必然会运动到编写教案这一环节。从教师的教授活动看,编写教案的目的是实施教师培养学生的实践思想,它要体现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增长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形成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来看,它是通过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措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思维,从而很好地领会知识。

33、以同桌为小组赏析课文特点后全班讨论交流。

34、(1)理清课文结构---结构美

35、可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品味:

36、朗读:全体朗读课文,建议学生利用板书内容尝试背诵。

37、我看到的水真____,不信你看____

38、提问:读到现在,你觉得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39、教师总结: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流连光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这是有特定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的。从社会根源来看。当时士林崇尚清淡、鄙弃世务,作者在这里流露的清高隐逸之情正是这种社会时尚的表现。从本人的生活经历来看,由于他出身于寒贱家庭,在异常讲究门庭的南朝时代,仕途上很不得意,便由此转向逃避现实。当然情感的抒发与文中的景物描写相得益彰,作者用大自然的美景与社会时俗作一对比,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也更加反衬出桐庐山水的惊人之美和具有一种移情易志的巨大魅力。

40、教案的乡土化使教案具有地方特色,由于筛选的资源大多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倍感亲切,容易信服,使用起来,也有利于促使教育教学活动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41、(学生导游讲述:“天高云淡,神清气爽。让我们乘坐小船,穿行于奇山异水间。水是青的,天是蓝的。鱼儿在水石间戏耍,船儿在急流中风行。夹岸寒树顿生秋之气,两壁猿声送轻舟万山。泉水叮咚叮咚地响,鸟儿在林间歌唱,蝉儿在枝头鸣叫??)

42、与其它句子类比训练,了解本文语言的清新流畅,精于锤炼。

43、仿例读:

44、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感知文章大意。

45、教学过程

46、(放开回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句式“两两相对”骈散结合整齐简练等特点)

47、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让我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48、教师小结: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的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画.因为它不仅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当我们手捧书卷,领略这些美文的时候,我们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眼观自然之象,耳听天籁之音,身感物外之趣,杂念顿然消逝,心灵得以净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真的能背起行囊,踏遍祖国的青山绿水,饱览大自然的旖旎风光。

49、教案是实现向课堂教学过渡的必需环节

50、②视觉:“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写了一幅天清气朗,明快秀丽的景色。“从流飘荡,任意东四”,既写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⑷巧用修辞。比喻、夸张、对偶句式的运用使读者陶醉于奇山异水之中。

51、再次有感情朗读,学习文章景中含情的写法。

52、赏析文中的对偶句,认识骈文的特点。

53、②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54、教师引入:通过美读,我们初步感受了文章的各种美感。但要进入其佳境,还必须深入理解文意。请同学们对照注释,将文中的景物用现代汉语描述出来。(学生描述并展示)2、进入佳境:

55、一、编写教案的意义

56、教案是教师上好课的根本保证

57、明确: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感情)

58、五、体情

59、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为什么?

60、以疾也。

61、感知文意:

62、奇山:形奇(高山寒树,轩藐成峰)视觉

63、教案是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主要途径

64、我感受到作者____的心情,不信你分析____

65、“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结合

66、其实在古代像吴均这样寄情山水,表达志向的人很多,下面请大家回忆所知道的这些人

67、①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

68、(请2~3个学生(水平较好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利用板书上的关键词句,教师注意肯定、补充)

69、在一些新课程改革实验县(区)发现,一些教师依然采用老办法讲解新教材,课堂几乎与学生的真实成长关系不大,教学改革被简单地看成是教学方法与教学基本功的转向,这与传统教案的影响有关。

70、第三段写“奇山”。作者是如何抓住“奇”来写山的?

71、能力方面:深入文章意境,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结构美,获得美的享受。

72、⑵动静结合摇曳多姿。写山水动静结合而又有变化。写“水”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详写动态略写静态。

73、总──分异水奇山

74、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75、色奇(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视觉

76、三、入境

77、传统教案,注重知识层面,热衷于知识数量和知识体系,甚至就是大纲的压缩或翻版。课堂实施只见知识不见学生,只管“讲”了多少,不管“学”得好坏,教案成为课堂的“剧本”,老师机械地按照“剧本”化的“程序”轰炸学生,演绎出灌输知识的课堂“陷阱”。

78、⑶兼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激发人们的感受。

79、板书:志──无拘无束、任性自得(负势争高,息心忘反)

80、总之,从生平可见:虽亟思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81、题目中“与”是“给”的意思。“书”是“书信”。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82、⑴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以“奇山异水”总起全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

83、(请1~2个学生(水平稍差的)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自圆其说,语言完整)(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这两个字在做文章)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

84、③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5、(4)体会语言特色----语言美

86、学习目标

87、带着对作者的情感和语言的特点,再读课文,能够让人心动之感。

88、八、总结:

89、我看到的山真____,不信你看____

90、教师引入:本文是一篇美文,朗读时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美的意境。一定要以“乐山水”之心去读,吐字清晰,音韵和谐。要注意停顿,节奏要随情随景而易。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这样,才能读其文,感其美,会其情。(美读。可配乐进行)(读后学生互评)。

91、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不仅从侧面衬托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92、二、赏读

93、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94、教师引入:本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我们看看作者除了有很深厚的语言功底,他还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写就了这篇至文?

95、第二段写“异水”。作者是如何抓住“异”来写水的?

96、朗读:全体朗读、尝试背诵

97、要改变这种情况,设计教案时,必须从人文意识、实践意识和课程意识出发,从学生成长的层面来思索,着眼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立足于学生兴趣的开发,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进行有生命意识的教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98、教师引入:先请同学们听配乐示读课文,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听清句子的停顿。听完请同学们仿照示读放声自由朗读。(配乐示读)(仿例朗读)见(xiàn)日2、美读:

99、提示: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写江水之急,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

100、富春江的景色真美啊。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就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101、四、述美

102、“异”字。

103、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两句,作者赋予了山水情感、生命:水在争相向前,山在竞相向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104、重点难点: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结构美

105、不管一位教师教学经验多么丰富,上课前一定要写好教案。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案是教师在钻研课程目标、教材、教学参考书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经过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出来的成果。教案设计的质量如何,往往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特别是年轻教师,在上课之前,不可能将设计的教案熟记于心,教案放在讲台之上,偶尔翻阅一下,可以提示教师循序教学,防止上课时手忙脚乱。

106、C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山外虽然晴光万里,山中却别有景象。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阴蔽日,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的景象。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107、七、赏析骈文之美

108、机动:补充骈文知识

109、小结: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板书,顺水推舟,明确──

110、声奇(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听觉

111、一、导入: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谁要有仁智之人的修养,谁就会醉于山水。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的风景区?(学生回答)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欣赏。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谈感受)

107091